葛蘭特李的籃球日誌 #14 真實世界的灌籃高手: 台灣HBL聯賽

看過各個層級數不清的籃球聯賽,從NBA、CBA、SBL、NCAA I、NCAA III,到街頭的菜市場杯。看的越深,越了解籃球不只是上YouTube看灌籃跟三分highlight;看的越廣,越發現籃球世界有無止盡的寶藏等待發掘。

我10歲開始打籃球,是因為灌籃高手。那時看班上有一個中分很帥的男同學在看灌籃高手漫畫,我跟他借過來看,不看則已,一看不可自拔。每次出新的單行本,我就跟他借來看,一邊看劇情,一邊開始打籃球。看櫻目花道在單行本16集(舊版)跟大猩猩練投籃擦板,看錯手我從此練成了左手投籃。

2001年國三寒假時,我不顧家人的反對(那時台灣是升學主義掛帥,能讀書,家長普遍會要求小孩讀書),硬是堅持要去報考HBL甲級籃球隊:松山高中。報考松山的原因是因為松山不僅要球員會打球,也要會讀書,在高中籃球隊裡面,跟私立再興中學是兩間少數學業球技要兼顧的傳統強權。加上我又特別喜歡教練黃萬隆在場邊嘶吼的熱血,就不管眼前需要準備的基本學歷測驗,報名準備體測。

想當然爾,跟受過三年正規教育訓練的國中甲級好手相比,我這半路出家的第一輪就被刷了下來。但在松山高中綠色地板體育館內揮汗如雨、內心緊繃承受巨大壓力受測試的心境,與被通知從此與人生絕緣的職業籃球員美夢,那一刻16歲的心情,此時此刻,依舊歷歷在目。

大學跟MBA在美國讀書期間,我看了一些NCAA學校的球賽,毫無疑問地,NCAA籃球賽是美國本土最棒的聯賽。現場的熱情指數爆表,球迷對球賽投入的熱情,完全不是show味過於濃厚的NBA可以比擬的。(十個美國人瘋NCAA的理由) 看著NCAA比賽,我看到了學生籃球的單純熱情:一個個奮不顧身的界外救球,一場場失敗後悔恨的眼淚,這些,都是職業聯賽所缺乏的。當你了解到有千千萬萬個大學球員只能在大學打人生中最後的正規排名比賽,畢業後就必須投入職場,你知道,They are doing something really special in their life, and they fight for every minutes to stay on the court.

很巧,台灣就有一個這樣類似NCAA精神的聯賽,這樣一個真實世界版的灌籃高手:HBL。沒有令人膛目結舌的灌籃與讓人目不轉睛的花式控球。有的,是紀律,是每一次於暫停時間戰戰兢兢聽教練下達指示的專注神情;有的,是想贏,是未成年前稚氣臉龐上不服輸的拼搶搏鬥;有的,是決心,是今天這場比賽可能是我籃球生涯最後一場比賽的堅毅決心;有的,是悔恨,是用盡細胞一絲一毫的力氣依舊改變不了輸贏的無力。看HBL,彷彿在看人生的縮影。

每次看HBL的比賽,我就會想到16歲志比天高的我,在松山高中體育館那天測試的場景。那是個改變我人生重要時刻之一的午後。那一次次的奔跑、一次次的起跳,與一次次激烈跳動的心跳,是那麼的響徹雲霄、那麼的深刻。

十幾年過後的今天,我成了少年以上,大叔未滿的青年,看著HBL這些年的發展,我可以很自豪的說,HBL是亞洲籃球的NCAA。

HBL,值得你去現場感受。

1396677462-3575593526_n (1)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