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搬到上海的第558天。
諷刺的是,葛蘭特李的中國隨記卻從來沒有一篇關於上海的文章…
上海是我過去五年所定居時間最久的一個城市。過去五年,我待過美國馬里蘭,加州聖荷西,中國廣州,再到上海。上海之前的生活,是空中飛人的節奏,常常飛到不同的城市去參加會議及旅行,讓我能夠時常增加不同的視野,來感受眼前的生活。也許是因為待在上海太久太不常出差的緣故,讓我對生活在這個城市的體驗變養成習慣,而不再獨立性的去思考生活在這裡的差異性?
或許吧。
翻開之前的部落格存擋,我第一次想寫上海的故事是在2016年的六月,在我搬到上海之後的兩個月。
昨天去參加best of british英倫精選展覽,幸運地聽到奧美中國CCO (Chief Creative Officer) Graham Fink的演講。他的一段話讓我讓我印象深刻。 “我對於生活在中國上海感到興奮,我來這裏已經六年了,時常驚訝於這座城市的活力跟can do spirit. (沒有事情做不到)” 這席話讓我陷入了長長的沉思。
上海走在世界未來的浪潮,在這裏,我深刻的感受到,沒有什麼是不可能。
例如,共享單車的流行,短短半年內,它爆炸性地成長改變了這城市的通勤。在我居住的靜安區,上海政府從春天即時規劃了路邊專屬單車停車格,到現在秋天馬路中央也有了停車格。每一天騎車,都可以明顯感受到街道的差異。而共享單車的品牌,從今年年初ofo跟mobike的獨大,到現在充斥著各式各樣不同的品牌,選擇之多之廣變化之快,讓人昨舌。
又例如,上海每個月有300間新餐廳開幕,源源不絕的新料理跟概念的出現,提供給這座2500萬大城市挑惕的消費者們多樣即時的選擇 (紐約曼哈頓有700萬人)。這邊的工人會日夜不習的趕工加班,執行力無比強大。一個工程專案的建造,往往比世界各地其他的城市要來得短。
上海的故事,在小區,在街頭,在路邊騎著老式單車卻身著時髦全黑大衣的老上海大叔身上,也存在新天地身著最新潮牌的90後新世代年輕男女,更出現在一個個轉角你認不出來是從哪一個國家城市前來的外國Expat。
但這就是上海的美。
一個集傳統,現代,華麗,優雅,中國,歐洲,與異國文化於一身的城市。
一個充滿無限可能的地方。
上海.新.天地.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