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過P League+嗎?
一個由台灣籃球人陳建州在2020年,因為對SBL以及台灣籃球整體環境停滯不前的不滿,呼應台灣籃球圈的有志之士,在1999年CBA垮台之後,睽違二十年,再一次創立的台灣職業籃球聯賽。
第一年,這聯賽有四隻球隊,分別是台北富邦勇士、桃園領航猿、台新夢想家、以及新竹工程獅。

而在常規賽打到接近尾聲的今天,第四名的新竹工程獅大勝領航猿50分,保有晉級季後賽的一絲希望。
打從P League+在草創的時候,就充滿各式各樣質疑的聲音。
台灣的籃球市場夠大嗎?球賽夠精彩嗎?球迷會買票入場嗎?賽事能夠職業化嗎?過去舉辦將近二十年的SBL(Super Basketball League) 半職業聯賽所衍生的問題,不斷浮現。
追根究底,是對台灣籃協的腐敗與不與時俱進所產生的質疑與不信任。
但這個賽季,看到滿場的熱情觀眾參與與投入,台灣籃球再一次向世界證明,大家依舊有所期待!



本季到目前為止,從賽事包裝行銷、對戰話題營造、NBA等級洋將引進、再到本土球員老中新生代的對戰,辦得有聲有色!
那些熟悉的幾個世代的台灣籃球靈魂人物,田壘、林志傑、楊敬敏,到中生代張宗憲、成力煥,再到新生代的高國豪、林俊吉。
將近十年不在台灣的我,對台灣籃球的認識很大一部分停留在黃金世代。(田壘、陳信安、林志傑這一批台灣有史以來最有天份的一代) 透過這個賽事,我從新認識了台灣籃球一遍。而其中,我最喜歡的球隊,是新竹工程獅。

為什麼?
我喜歡這個球隊的拼搏精神。
這是一隻全新的年輕球隊,充滿了故事。命名從新竹充滿了世界一流頂級工程師來稱呼球隊,就讓我耳目一新。球隊上至新瑞總教練林冠綸,新竹戰神成力煥、新生代最強高中生高國豪,再到季中換來的大勝Dawson。每個人都要向世界證明他們可以。
1984年生的林冠綸,球員退役後直接當總教練,相當年輕。帶領幾十個球員教練的全新團隊,壓力山大。從季初的顛頗以及跟媒體說自己還要加強等,外界對他的用人調度質疑聲不斷。但從他暫停中英語跟洋將的溝通,可以看出他花費相當大的時間來學習。球隊的用人輪替及戰術在過完年後也越來越成熟,打出一波小連勝。

成力煥,一個之前完全陌生的名字。大器晚成,新竹人,從升學名校交通大學非傳統籃球重點,率隊擊敗其他籃球名校球員,打出自己一條職業道路的男子漢。成熟穩重可委以重任、打球態度特別拼。他非體保生的經歷,讓他打出異於傳統科班屬於自己的節奏。一百九十公分的後衛球員,卻可以打籃下低位,在台灣很少見。

大勝Dawson季中從SBL轉來工程獅後,下半季迅速地融入球隊,助其越打越好。離開SBL九太科技,他被質疑身體有傷,但在加入工程獅後,他證明疑慮是多餘的。他標誌性的後仰跳投、超強的身體素質,充分利用其爆發力來得分。霸氣十足。場下他謙和低調有禮,讓人欣賞。

而高國豪,台灣HBL有史以來最強高中生,過了四年後,透過這個聯盟,我們有機會去近距離地去看他這幾年的成長。從球季初的初生之犢不畏虎,到季中的低潮,再到現在的止跌回升。179公分左撇子的他天不怕地不怕,但控球後衛需要的冷靜及節奏控制、以及他除了人來瘋的海量得分之外,右手技術、切入收球、以及變向的提升,都會是課題。

從開季到現在,每個週末看到工程獅主場爆滿,都會有種dajavue的魔幻感。當全世界因為疫情在lock down,職業聯賽不開放觀眾入場的現在,而台灣的籃球,早已每週主場爆滿、且沒有任何現場感染的案例。
我感到非常驕傲。
二十年磨一劍。
台灣對籃球的熱情、投入、期待,與執著。
蹦出了巨大的能量。
是時候了,P League +。
全世界都在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