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4年讀美國馬里蘭MBA時我跟我的美國與日本室友曾約定過,六年過後的2020夏天,我們要一起相聚東京,體驗奧運,暢談人生。

六年前,我們三人分別處在不同的人生階段,美國室友Grayson Ross是大學三年級的美國engineer主修兼樂團bass手,德國血統、馬里蘭長大的21歲小伙子。 Jimpei Harada我的日本室友,是34歲的東京本地人,在日本銀行工作過十年,玩過樂團,聰明低調,煮昆布鍋超好吃,沒事會一個人在東京近郊騎腳踏車閒晃。而我呢,台北人,29歲熱情熱血喜歡打籃球,連續兩年在學校打了一堆籃球比賽,整天參加商業創新競賽跟roadtrip。

那時的我們覺得,2020年夏天,經過MBA跟大學畢業之後的六年人生歷練,再相聚,我們會用全新的視野跟身份來交流。

男子漢之間的約定,想起來就很有趣。

但沒想到,新冠狀病毒改變了這一切…。

上圖左二是室友Jimpei、右二是Grayson、右一是法國室友Antonie。

……

前幾天我看到一個以前德國同事的Instagram story,這一個問題讓我深思。(他從德國搬到加州Venice Beach並在Kobe生前的公司工作,後來創業成功。)

“你覺得你生活得比疫情前更有創意嗎?”

我把這個問題發布在我的IG story上面讓大家投票,驚訝的是,結果是44%覺得更有創意,56%則否。

我自己肯定是覺得疫情前更有創意呀!原因是因為我認為”體驗”這塊,基於疫情限制接觸以及旅行禁止的緣故,少了非常多,而旅行是接觸異國文化體驗的一個契機,也是我認為創意生活的養分來源。

一個好的旅行,短短幾天時間,會激發很多生活的靈感,看過的人、事、物會內化,成為你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疫情之前的2020年底,我去了趟東京,想要給2010-2020年十年一個好的總結…。

去體驗、去啟發、去沈澱、進而去思考、整合、然後take away。

……

時間回到2019年年底…一個可以正常出門逛街、不用戴口罩的世界…。

2019年12月28日 // 降落東京成田機場上了巴士前往東京車站。
從高架上經過,日本的建築很近很乾淨。我常好奇是誰在清理的?
尖峰時段的日本車站不是開玩笑的,人潮從四面八方湧進,加上各種標誌,一不小心就容易迷路。好險有好心的工作人員指引去買票。
This image has an empty alt attribute; its file name is img_1344.jpg
折騰了一下午,終於快等到前往山梨县富士河口湖町的列車了。
深夜在河口湖亂走,沒想到有好吃到爆炸的日式料理大飽口福!
12月29日 // 往富士山,出發!
選了最折騰的腳踏車…。但鄉村的美,還是要慢慢細細地品味呀。
真不知道這是哪裡,就跟著Google導航騎。
新倉山淺間公園
在小寺廟祈福
在接近攝氏零度下,泡了一個非常舒服的湯。
12月30日 // 在新宿附近跟MBA同學Ryo Anzai & Jimpei Harada重逢!
12月31日 // 逛了代官山的蔦屋書店 創始店
當期的2020 Monocle也針對日本東京奧運做了一系列城市的專題跟深入報導,挺好的。
POPEYE,城市boy必讀。
發現一本有趣的台北雜誌,就買下來了。
書跟雜誌都可以拆開閱讀,體驗不錯。現場閱讀的人也都有打扮,賞心悅目。
12月31日 // 去銀座商圈體驗各式旗艦店
我對日本建築很敬佩,真的厲害。

在MUJI位於銀座的世界旗艦店裡面看到了MUJI Hotel。
各大品牌都很流行的客製化服務。
MUJI類似清明上河圖的旗艦店樓層總覽。
MUJI不愧是Lifestyle Concept的專家,食衣住行只要是消費者有需求的,什麼都可以賣。一樓就賣了生鮮蔬果。
吃了吉野家,別笑我,挺好吃的,看得出來我吃肥了已經…。
下午跑去表參道體驗年輕人的潮流世界。
趕在一月一日到來前的前一個多小時,跑來了著名的淺草寺祈願。
人山人海呀~!

2020年一月一日早晨 // 帶著滿滿的行李與回憶,充滿不捨與黑眼圈,搭上地鐵前往機場。
2020年是鼠年,那時,我們又想著會有什麼樣的未來會發生呢?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