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越大,越了解人生不是非黑即白、而是有很多灰色地帶。
人生,計畫,很多時候,也趕不上變化。
最近身邊的幾個朋友不約而同的去挑戰與追尋他們的理想,看在眼裡,好多感觸,想分享他們的故事。
#1. 朋友A – 電商運營 / 東南亞
A是打球生活的好友,帥氣高大、沈穩有追求。最近剛前往東南亞去新興市場管理一個國家的電商運營。去的前幾天,來找我,兩個男人開了啤酒,聊人生。
我跟他說,我很佩服他的勇氣。一個人,三十歲,到一個陌生的城市、充滿未知 – 沒有朋友、沒有親戚,為了理想,就衝了。
“那邊疫情控制的怎麼樣啊,看新聞好像感染數字還是很高?”我問。
“還是會怕,但打了疫苗,該做的事情都做了,先去再看看唄。管理團隊,還是需要在現場比較好了解市場。”
“衝衝看,兩年後說不定有機會IPO!如果沒有成功,nothing to lose,也是很寶貴的經歷吧。”
看著他過去五年的大幅成長,無論是做人或是做事,視野高度都不一樣,心態決定高度。
我一方面替他開心,一方面也覺得下次他回國後,經過這些磨練,肯定是不一樣了。

#2. 朋友B 市場營銷 / 香港
朋友B剛升成為一個營銷部門的總監,在香港。外型高挑亮麗、相關經驗豐富,但最近遇到工作跟生活的瓶頸。
“Grant我不想做了…。”
“為什麼?!”
“我想要去做non-profit然後回台灣結婚生小孩,幸福開心的組織一個家庭,多好!”
“工作節奏跟環境高壓的讓人喘不過氣來…。會不斷地問自己,為什麼?!”
身邊其實有幾個很優秀的女性MBA或是擁有亮麗資歷的女性朋友在三十歲後,不約而同地陷入人生的沈思。有個住美國加州的好友說我們是進入了30歲之後的中年危機,開始去自省,我跟我在上海的女生朋友,則一致覺得這是一條二分法的不歸路。
一條是順著大公司升職加薪的節奏往上爬,但相對應付出的時間跟精力成本也會增加。
另一條則是花更多時間在家庭跟小孩上面。
不同的道路有不同的時間管理跟方法。然後接下來的話題就會提到在加州、上海、台北養小孩的成本跟差異。包含文化、成長、環境…等。
聽著朋友B的訴苦,很難受,一般人看到光鮮亮麗的頭銜後面,其實是不為人知的掙扎跟選擇難題。
但我真心覺得她會處理得很好,幾個月後會做出很好的人生決定。

#3. 朋友C – 職業球隊管理 / 瑞士
朋友C三月到歐洲去管一個球隊運營了。在歐洲疫情沒有完全控制下來的情況下,必須離開老婆小孩,飛往瑞士。
跟C以前是同事,我們對於體育運營跟球員管理都很有熱情、常常台灣中國美國歐洲市場球員不停地聊、激盪出很多火花。他這幾年飛黃騰達,管歐洲球隊,成為了扎扎實實的球隊經理人。
就是那種你在體育文章看到的GM,主管team business operation。
“球隊投資大錢去找好的球員、戰績還是很爛,壓力很大啊。” 他說。
“今年目標是升上另一個級別,但達到這個目標,需要人士整頓一番。球隊整體上上下下兩百多個人吧,現在太亂了,包含戰術跟球員教練的整合,必須飛到那邊坐鎮好好的管理一番。”
我們曾聊過要不要為了管理球隊一事,他舉家移民到歐洲,但上海大城市出生的他,還是待不慣歐洲小鎮。
“中國的資源跟成長還是多…” 他說。

三個好友都在最近不約而同地到新的環境去挑戰,光鮮亮麗的外表後面,是不為人知的努力、犧牲、與抉擇,他們讓我想起一句話…
北野武 “雖然辛苦,但我還是會選擇那種滾燙的人生!”
上海、北京、台北、新加坡、香港、加州、紐約、瑞士、倫敦,世界很大很遼闊,選擇很多,重點是要跟著心走。
最後送上蛋堡的一首歌 –
過程
SL JABBERLOOP Let’s go
離開世界之前 一切都是過程
活著不難 最難的是做人
在移開的眼神裡 代表著默認
這一切過程 我們曾經愛或恨
離開世界之前 一切都是過程
活著不難 最難的是做人
在移開的眼神裡 代表著默認
這一切過程 我們曾經愛或恨
那些以為是結果 其實是每一站
每過一站 不斷開始著每一段
每一晚 每個抉擇沒選的每一半
都在疑問你有沒有遺憾
你沒有看過的陌生的臉 更熱或更冷的水
更軟或更狠的嘴 更深刻的…
怎麼體會 誰的眼神最深邃
怎麼體會 哪種笑容最珍貴
最忘不了 什麼事是你最放不掉
忘不了的黑暗 忘不了的光
忘不了的安心 忘不了的慌
正經歷的人們阿 那都是過程
那都是過程 一切都是過程 那都是過程
我們把希望寄託在道路城市
精神寄託電影音樂文字
人們記錄著 他們說的真實
如此 你只知道結局的故事
寫下結果 因為人們愛追溯
省略過程 因為時間愛催促
他們揮舞手跟腳 追捕著分秒
你歸屬感真小 又正巧沒有退路
文字沒靈魂 是散落的筆劃
我起身又撿起散落的筆
在創作時重新排列 散落的記憶
下筆重現 每個看過的你…

敬滚烫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