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台至今一個半月,最常跟家人、朋友、同事聊到的話題是: ”你要的是什麼人生?”
直擊靈魂深處的話題,我懂。
但因為上海疫情,而間接導致亞太區經濟趨勢轉移,讓原先平衡的上海、新加玻Expat首選工作地點,產生變動。今年新一波的離滬潮,逼得大家重新去思考,”對現階段的我來說,人生,要的是什麼?”
The subtle art of not giving a fuck作者在書中說了一句很棒的話,意思大概是,”Many times, it is not about what you want, the real question is, what are you willing to suffer?” Can you suffer from living far away from home, from you familiar circle, from your hometown, from your city, and ultimately, from your comfort zone?
另一個思考的點,在讀MBA每天都會問的問題是 – What do you want to achieve post-MBA? What’s your judging criteria? What do you see yourself in 5 years?
這個問題從五年,到十年,到現在跟身邊的朋友聊的是45歲後,你要的是什麼。
從職涯發展、薪資結構、產業機會、生活環境等等去評估。
可以歸納成一個大的思考點 – “What are you willing to suffer in pursuit of your life goals?” 然後再細分一年、三年、五年來討論選項、平衡優劣。
樂活的價值觀
這次回台有很多驚喜的發現,例如台灣的戶外運動更蓬勃發展了,Instagram裡無處不在的戶外分享,融入生活風格骨子裡而非單純表面的,深植新一代年輕人。從水上活動、登山、朔溪等,比起兩年前,多了很多。
想說的是,”樂活&與大自然共處”這個概念,在台灣火了起來。早一點的看,十年前是Nike把跑步這件事情,給重新定位,透過夜跑跟跑團,讓跑步”年輕化”。
你會問,這個切入點有點窄呀,其實,台灣這波樂活的發展,在美國已經行之有年。把運動、樂活等跟生活結合,在GDP比較高、有餘裕去追求更多生活樂趣的已發展國家,都是。這個,是一個多元生活型態的展現。
多元生活指數高的城市,會有好的平衡讓他的居民生活,生活幸福指數也會變高。
選項是什麼
大抵可以分成 (1) 工作發展,職稱、工作內容、薪資水平。(2) 生活環境條件、城市居住的人。(3) 家庭、朋友、生活圈子等。
讀MBA Negotiation的教授說,做一個簡單的excel sheet,把這些選項放入,用百分比來平衡。例如當初畢業同學很多第一選項是留在美國,那他的優先級別就是(2)。好幾個同學都結婚生子、買房買車,平穩安定地生活在美國。反過來,很多選擇去中國的朋友,大多數在上海、北京、之前是杭州 (阿里巴巴)。通常大家是租房、搭Didi、未婚,甚至最近很多女性朋友都養起了貓。對在上海的Expat而言,工作發展則是重點。
但2020 – 2022的疫情,各國政策的轉變讓很多人從新去思考他選項的優先級別。例如好幾個待在上海OG (元老級別的意思) 或是一兩年的newbie,選擇登出。總結他們選擇的考量,其實很簡單,到底我還願意為了自己設定的目標去suffer多少。更深一層的說,我原先設定的目標,或許到了需要做修正的時候。
運動產業洗牌
新疆棉BCI、中國冬奧及國潮崛起、跨境電商破壞市場等等因素,讓運動產業的market share, ranking, & growth,過去兩年有很大的改變。2019年耐克的數字化轉型、阿迪的大中華區老闆離職、再到我現在服務的Vans亞太區HQ從香港搬到上海等等。這些變動也間接影響了我身邊很多頂級優秀的前輩,離開他原先的崗位,好幾個非常優秀的前同事,就選擇回到新加玻、香港、台灣。但大家也都開玩笑,他們應該退休金全部都存好了。
城市活力與創造力
選擇一座城,等於選擇一個人生。這句話,最近特別有感覺。人活著,努力就為了一件事情,有更多選擇,更多錢去選擇食衣住行、更多身份去選擇居住生活地點等等。
在上海封城期間,四月初每天源源不絕的帖子,去幽默地、寫實地去描述隔離下的種種,讓我深刻的認識到上海這座城市強大的創造力。一個具有強大創造力的城市,源自於一群有創造力的市民,這個力量,非常強大。
例如,全世界新創最強大的加州,吸引全球最頂尖的科技人才前往,這群人所做出的服務、產品,改變了全世界人民的生活,例如apple、google、facebook、tesla等。
而在中國,素有世界的上海所稱的上海,以城市排名的角度,可以世界排名前十。亞洲跟新加玻、東京等在相似的水平。考量亞洲在2000-2050年領先世界的高速發展,她是一個非常吸引人的選項。
但當一個城市的創造力、活力等被侷限、甚至去禁止後,那這些當初吸引所前來的世界各地的人們,就會去思考,初衷是什麼,替代方案是什麼。創造力下降帶來的後果,其實非常驚人。
所以說了這麼多,你可能會問我:”那你的人生,要的是什麼呢?”我覺得我渴望一個好的家庭、穩定的關係、有成就感的工作與薪資,然後可以持續有活力地追求生活中的美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