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九天長假待在家,身體在台北,內心卻到處飛…。
翻開過去十一長假:東京-加州-廣州-廈門-寧夏。
今年,台北…。
我喜歡陽光:空氣中陽光曬過棉被的味道、陽光撫摸過肌膚的觸感、陽光接觸身體迸發出汗珠的炙熱,還有曬過太陽後黝黑的皮膚與皺褶紋理。
攝氏三十度以上的陽光給我生命力、維他命D,他讓我在世界各地不同島嶼體會更多旅行的意義。
曾經在一個跟陳冠希合作拍攝影片的案子,跟馬來西亞導演學習到”光” 與“影”的重要性。為了拍出最棒的作品,導演在一月零下的北京studio場勘一整週陽光下午每一分每一秒照進屋子裡的時間、角度、以及對模特身上產生的效果。EDC跟導演的那次合作,讓我學習到何謂一絲不苟、什麼叫做專業。
光、影、構圖、線條、場景,我們都是生活中的一幅畫,大自然給予光,而我們在做的,就是順著大自然的光,去想像、去創作、去捕捉、去追逐、去玩耍。
對光的認識,也在2020年的future store concept development後有了新的體認。開始花大量的時間在閱讀室內設計、數字化零售店舖的未來、O2O,進而延伸到自己建築的興趣,以及光跟建築的交互作用。七月搬家,思考的點是陽台需要光、植物需要光、而我也需要光。後來參觀了安藤忠雄在上海的”挑戰”展覽。開始理解並可以把光、建築、生活給串在一塊地去思考。
一個太陽,一個地球,一樣的光,我們生活藝術家卻畫出不同的場景。
2013年體驗過攝氏零下二十八度阿拉斯加的永晝陽光,那個不那麽炙熱卻溫煦的陽光,照耀著天空,產生出不一樣的藍色。2020年後因為疫情困在亞洲,算一算,離2018年的陽光加州solo road-trip也已經四年了…。那個買了round trip LAX 機票租一台休旅車什麼攻略也沒做,十七天義無反顧、說走就走、不顧一切把加州給走透透並且後來生了一場大病的我,最近是顯得特別的乖巧、約束。(膽小的笑著)
今年回到熱情島嶼的台灣暫時remote working,其中一個計畫是要搞定tattoo,在做完concept & 去刺青店跟師父聊完之後,反而質疑了自己的想法。把手機上的圖案印出來放在手臂上,就感覺跟腦中想的很不一樣啊啊啊啊啊。
但人生的劇本,猶如最近被罵的很慘的台北女子圖鑑、跟看完寫了一大長篇部落格文章的毒梟聖徒一樣,你不試試看,做出來,怎麼會知道你是誰?
Never stop exploring, and never ever stop trying. Chase the sun, feel the vibe, and live the life.
Be an islander, and start to shine.
然後我下次要去有很好吃的波奇飯的 夏威夷road-trip。



已經習慣在家被你寵
永遠都念著我
早上拉開窗簾你不讓我睡過頭
最好吃最可口
是你做獅子頭
用錢買不到你為我燙平的領口
你的存在像應該
但現在你不在
我必須自己下廚吃我自己挾的菜
沒什麼事我只想知道你那還習慣
你告訴我比自己想的還要更勇敢
在同個空間
卻又感覺離的遠
抱不到你的黑夜
漫長冬天
心臟被寒風攻陷
害怕那是多直接
在同個空間
卻又感覺離的遠
抱不到你的黑夜
漫長冬天
心臟被寒風攻陷
害怕那是多直接
太陽還不出來
快悶壞 快悶壞 快悶壞 只想出門曬曬
Everything gon’be fine (Everything gon’be fine)
在這等著你回來
最後悔的是我們不能吻別
Like we used to
視訊裡的樣子你臉瘦的像個骷髏
只想說輕鬆的 需要一點城府
在這寒冷的城市我感覺像小人物
他們說人在面臨難關 自私會變得更大
我不介意你傷害我 我知道你也害怕
如果我不能原諒你 等於我跟著踐踏
如果不能在一起 至少有著相同盼望
一堆唱片歌頌悲情 我說不動
我自認自己活在光明 但敵不過
I thought I was chilling not anymore
誰會聽到哭聲 還能裝做沒疑惑
頭上這片烏雲
不能把我
希望帶走
雙膝跪地主阿指引路的盡頭
我赴湯蹈火
你的愛應該是不分你我
不分人種
當愛人有一天變成戰友 親愛的不能軟弱
太陽還不出來
快悶壞 快悶壞 快悶壞 只想出門曬曬
Everything gon’be fine (Everything gon’be fine)
在這等著你回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