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經營如同一段婚姻,讓人又愛又恨:狠狠愛上、狠狠分手、然後忍心容忍,無法離開,最後結婚走下去。(我沒結過婚但我身邊的大佬狠心分享,我點頭如搗蒜)
NBA暑假招牌球星Kevin Durant申請離隊要分手,搞的球隊人心惶惶,後來心意一改跟球團和好。隊友Morris有一段傳神的話: “ I broke up with my wife a couple times and we’re still married.”
這句話,完全可以詮釋在好的品牌消費者關係建立上。
Great brand builds provocative relationship.
舉例,很多蘋果粉都愛他的工業設計、極簡高品質、以及人性化的操作。
恨的呢,是他昂貴的價格、封閉式的產品規格、還有不規律的創新週期。(產品跟其他品牌不相容)
當然你會說,不同品類不同關係呀!奢侈品、汽車、電子消費性產品、科技產品、生活用品(CPG / FMCG)、運動品等等不同的價格會有不同的“傷心程度” (荷包受損程度)。
這點我是同意的。
例如科技產品推陳出新的賣點在於”新功能迭代”,那個wow的功能,看看今年沸沸揚揚的Facebook元宇宙。但冰冷的科技從來不是重點,如何勾起你的情感神經,去定義你們之間的價值,(可以清楚定價的關係不是好的品牌關係) 才是訴求。
又例如男人買車除了馬力、空間,還有品牌、形象,重點是你們的關係要讓他出門很有面子,畢竟成年人的世界,求的是兩字,”體面”。那些經營的很有態度,讓他拿出手方方面面都很體面,可以讓他埋單。
那低消費性產品如茶米油鹽醬醋茶甚至食品呢,低單價的關係,要如何經營呢?雖說他們的關係相對比較便宜,但販賣那個使用這個品牌背後特有的benefit,也是需要很多情緒來去經營。想想那些你在便利店,會下意識拿起的產品,很多時候,腦子中的決定流程不是理智判別的。
那又如,從職業聯賽的角度來看,球隊品牌在地感情連結、社區活動、主客場特色化經營等等,P+ League要進入第三個賽季。如何挑起人與人之間的感情,讓在地球隊即使戰績再差,你也願意進場買單,這個,才是重點。
現在,想想看你生活中最有感覺,能夠挑起你情緒神經,讓你又愛又恨卻又無法不一起活下去的十個品牌是什麼呢?你們每天是如何互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