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寫於九月30日
腦速瘋狂運轉的九月,轉瞬迎來了十一的九天長假。(內地公司十一是國慶長假) 沒計畫好的行程,隨手打開Netflix,沒想到卻一天花了六小時沒有快轉、扎扎實實地看完了六集的毒梟聖徒…。
上次這麼做,是在一個週四晚上隔天要上班的情況下,一口氣從晚上十一點到早上八點,看完被震撼到不行的魷魚遊戲。
“韓國影劇,為何如此深刻、上癮,讓人欲罷不能呢?”
帶著這個疑問,我翻開這兩年觀看後感受格外深刻的幾部影劇:寄生上流、魷魚遊戲、毒梟聖徒。 我開始去搜集、探索、思考背後的原因。
電影經濟學
韓國娛樂工業節奏明快、體制完整、商業化程度高。韓國對於國外流行文化的模仿、改編、本土化等有自己獨特的一套模式。九零年代亞洲人熟悉的 「香港亞洲之都」、「日本偶像劇之都」,在兩千年後,逐漸被韓國影業取代。
韓國電影的崛起模式跟其高度讚揚民族主義的本土模式類似。始於九零年代末,時任總統金泳三問:「如果迪士尼一年的營業額與IBM旗鼓相當,那我們為什麼不全力發展影視工業?」自此,電影作為韓國重點文化產業獲得了政府的保護政策的支援。
2004年,韓國文化產業已經成為僅次於汽車製造的第二大出口創匯產業, 2007 年的金融危機,讓韓國的電影市場也進入寒冬,但在09年景氣復甦後,迎來了爆發式的成長。
而韓國電影帶動周邊的韓風、販售文化、消費、旅遊等成為韓國強大的軟實力,逐漸取代昔日強大的鄰國日本。透過現代化、工業化、模式化、全球化的模式,擴大全球市場,吸引全世界消費者。藉此,韓國一躍而上,K-POP、K-Drama取代日本 J-POP、J-Drama。而同樣透過國家強勢扶持的三星電子,也逐漸在兩千年後取代了以往亞洲人熟悉的SONY等日本科技大廠。
電影巨大的社會意義
“為什麼韓國影劇如此深刻、上癮、能夠讓習慣刷屏、注意力分散的碎片化時代下的消費者們,一口氣看完呢?”
2020 橫掃好萊屋四大獎的寄生上流 (中譯寄生獸) , 是一部探討富人跟窮人差距日益龐大的韓國深刻社會議題。劇情是絕望的窮人爸爸,透過當富人家司機,間接寄生在富人家豪宅,偷用不該屬於他們的一切。住在地下室的窮人一家人,身上充滿窮味、必須爬上坡,才可以到達富人家。然而,絕望的階級流動制度,讓他們一家人看不到希望,也不曉得未來在哪裡。
導演奉俊昊形容《寄生上流》「是一部沒有小丑的喜劇,沒有壞人的悲劇,什麼是好人什麼是壞人,在現代這個社會已經不能單就結果去定論。」
打破Netflix影史最多觀看人次的魷魚遊戲,劇情講述一群陷入財務危機、急需金錢脫離貧窮的人接到神秘的邀請,受邀參加遊戲。玩家共 456 名,來自各行各業,被關進一處秘密地點挑戰各種遊戲,目標贏得 456 億韓圓的獎金。每種遊戲都是韓國人小時候會玩的傳統遊戲,例如「 一二三,木頭人」,只不過一旦輸掉,代價就是死亡。
而2022年九月剛上映的毒梟聖徒,是講述在蘇利南經營事業的韓國商人,在為了改善貧困家境、別無選擇下,遠赴異鄉,冒著生命危險加入韓國國家情報院與美國緝毒局的聯合秘密任務,逮捕蘇國韓僑大毒梟的故事。
劇本共性:三片主角的背景都是因為貧窮, 身為父親一家之主,在遭受巨大生存壓力、走頭無路之下,堵上性命來參加賭命式的遊戲(生意),來改善全家生活。導演深刻地刻畫了韓國人巨大的社會財富鴻溝、貧窮人物的無奈,以及不甘於現狀 (或是沒有選擇) 而堵上性命的方式。(*韓國社會壓力山大,自殺率世界次高。)
貧窮、改善生活,是世界的議題,吸引世界觀眾,是橫跨語言、文化、與國度的。而三位導演紛紛透過寫實驚悚與誘發不安心理的設計要素,搭配配樂、場景設計產生快速轉折的情緒張力。多位優秀演員的寫實精彩表演,讓人深刻入戲,產生強烈帶入感,會一直想要看下去。

紮根在地,放眼國際
以上元素造就了一部精彩絕倫的作品,既能吸引全球觀眾,又保留韓國在地特色。劇中的童年遊戲大部分是世人熟悉的遊戲,有些則是韓國特有。無論觀眾的出身為何,劇中角色經歷的人性情感和掙扎必能在許多人心中引起共鳴。黃東赫導演說道:「這是一場充滿娛樂且考驗人性的生存遊戲。」
傳達感傷訴求
這部影集藉由刻劃成人重玩童年遊戲,檢視人性及人在成長過程中的變化。黃東赫導演表示:「我想寫一部比喻或影射現代資本主義社會的故事,以一場極端的競賽隱喻當今弱肉強食的社會。」但本劇並非全然壓抑陰鬱,觀眾仍可看見角色並未失去人性和希望。這些對於人性和社會的刻畫實在發人省思。
成年人的社會,不是黑色白色、是灰色。成年人要的,不是絕對、而是體面。

韓式電影美學
放眼亞洲,韓國獨特的美學風格,也透過韓國電影的強勢輸出,讓世界看到。美術設計強大,從服裝到場景設定等,背後都有期隱含的意圖。
魷魚遊戲影集最吸睛的地方莫過於繽紛的獨特美學風格,劇中創造出的遊戲地點和場景是為了讓觀眾思考《魷魚遊戲》背後隱含的意圖,而超大場景加上鮮豔色彩,讓觀眾瞬間掉入真實卻又如夢似幻的世界。此外,參賽人員的綠色運動服,以及工作人員的粉紅色制服也形成一股風潮。
而毒梟聖徒劇中的黑幫人物服裝,是不是感到很熟悉?類似艋舺、華燈初上的古巴領、花襯衫、Versace!只能說全世界的黑幫風格都一樣。
而寄生上流,則完美詮釋了韓國人擅長用不同的視覺表達來跟不同群眾溝通感生共鳴的美學。電影海報的設計版本,跳脫出以往人們所熟悉的同一步電影主視覺,更改劇名、字體、基本排版等就有方式。寄生根據不同國家消費者所熟悉的視覺語言,打照了完全不同的視覺。
其作法也跟騰訊的內容製作能夠定向推送,來增加更高的點擊率與互動方式一樣,是頂級內容製作的模式。

一生一次,贏者通吃456億韓元的遊戲。

格子遊戲的concept,遊戲,人類無國界,從小到大的共同語言。

你,準備好玩賭上性命的遊戲嗎?

上對下的絕對服從概念。

充滿層次的空間視覺美學。
一些想法
身為品牌工作者,想說的是,在內容為王與體驗至上的後疫情世代,(Content is king, all about experience.) 所有品牌無不想破頭地去想爭奪更多消費者的專注(attention)與時間(time),進而增加心佔率最終提高消費與品牌忠誠度。
而韓國影劇的成功模式,其實是有跡可循的。但背後的一切,是對於那些最微小、最不容易被注意到的細節的專注,與堅持。
魔鬼藏在細節裡。頂級專業與業餘二流的差距,是在每一個準備的步驟環節裡,多了那一些堅持與不肯妥協,一個點多一些,兩個點,到整部片滿滿的細節差異,所產生出了極大差異。
放在品牌裡,從產品規劃、定位、發想、製作、打樣、測試、到故事設定、發想、消費者使用場景等等,有太多的細節。建議對生活運動休閒品牌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抽空看一下這幾部片,期待你跟我一樣有新的學習與收穫。
文末赴上2018年冬天媽媽與我一起自助遊首爾的照片。


充滿韓式風情的hill街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