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寫於 11/16/2013)
陳信安,台灣飛人,台灣最接近NBA的男人,退休了…
1998年,十八歲的信安與中國姚明、日本田臥永泰、卡達飛人Musa並列Nike亞洲18歲明日之星。那時的信安,標準二號六尺五吋的壯碩身材與亞洲第一的爆發力,讓他獲邀美國NCAA第一級大學打球的機會。基於種種外在因素,無法成行。
2002年,透過球探雅買嘉牽線,陳信安參加NBA Sacramento King的夏季聯盟。練習中,他無持球第一步過人速度排名全隊第一快。不輸黑人的爆發力、強壯的體型,與優異的切入能力讓其他人驚嘆。開朗的個性讓他迅速融入球隊的大家庭,但因為防守能力不夠突出,以些微之差無法獲得一紙NBA正式合約。
那時候的我就讀高中,打校隊,對籃球非常執著,懷著滿腔熱血,一個月買三本籃球雜誌,花掉我不少零用錢。閱讀籃球是我最開心的時光。看陳信安挑戰夢想,不顧外界的懷疑眼光,執意挑戰極限,讓我非常感動。不try一下,怎麼知道自己是誰這廣告,讓我印象非常深刻。
回台灣後,封閉的籃球環境與落後的訓練方式,讓剛從美國取經,準備大展所學的信安有志難身。在美國學的跑位觀念與戰術打法,跟台灣過時的訓練環境差異過大,讓他無所適從。在台灣不得志的他,決定挑戰中國甲A聯賽CBA,但在教練刻意主打新人的情況下,他表現平平。最終回台打SBL璞園隊,靠著全能身手與豐富經驗,幫助球隊獲得冠軍。
他是一個與命運搏鬥的男人,擁有台灣籃球歷史上最接近NBA的天賦與實力,最後無法成功的挑戰NBA,讓人非常遺憾。
現在看到Houston Rocket Jeremy Lin林書豪的比賽,就想到信安。不同的是,書豪樂觀開朗陽光健談;信安則沉默寡言習字如金。但兩個同樣都是向命運拼搏的男人,同樣不被過往的歷史給侷限,積極的替自己定義。
謝謝你,信安,中華隊隊長,你是台灣永遠的驕傲。
Write more, thats all I have to say. Literally, it seems as though you relied on the video to make your point.
You obviously know what youure talking about,
whyy waste your intelligence on just posting videos to your blog when you could be
giving us somethinng enlightening to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