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蘭特李的 中國隨記 #1 案例分析: 從廣州天河區麥當勞了解全球在地化戰略

(原文寫於2014/1/9)

我曾經以為,台灣吃到的麥當勞跟美國的一模一樣。

第一次聽到”glolocalization”(全球在地化) 是2008年大四在全球行銷課書上學到的,那時只是感覺很新鮮,沒有太多體悟。 但這一個月感受尤其深刻。從去年10月到現在,三個月的時間,我從美國矽谷、到台灣台北,再到中國廣州,在三個不同的城市生活,對”全球在地化”,有無比深刻的體悟。

中國吃到的麥當勞,跟台灣以及美國的,非常不一樣。以下我從產品、服務、環境、消費者等四個角度進行客觀簡單的競爭者分析:
加州聖荷西麥當勞
產品:價格低/ 漢堡大/飲料大/選項多
服務人員:美語/服務態度中/自己收餐盤/年齡大
環境:一般/自助拿醬料
消費者:藍領/工作服/不打扮/25-40

台灣台北善導寺附近麥當勞
產品:價格中/漢堡中/飲料中/選項中
服務人員:國語/服務態度好/自己收餐盤/年齡中
環境:乾淨/發醬料
消費者:學生/制服/普通打扮/15-30

廣東廣州天河區林和西路麥當勞
產品:價格高/漢堡中/飲料小/選項少
服務人員:粵語/服務態度中/幫忙收餐盤/年齡中
環境:一般/發醬料
消費者:白領/上班服/打扮/25-35

(上述整理為個人觀察) 麥當勞只是眾多品牌的一例。想想Starbucks近幾年主打的在地化城市盃款,再想到台灣7-11銷售的在地化產品。即使是世界級品牌,每一個區域的品牌策略、每一個專注的細節都是不一樣的。最近我居住附近的天河區,就即將開幕一間全新的麥當勞,我自己估計會被設計成有寬敞的空間、加強咖啡廳的時尚氛圍,歡迎消費者停留(welcome to stay in retail)。
By the way,在廣州麥當勞,早餐可以買到豆漿燒餅喔! wKgB6lO_iF-ATJeKAAGummtHR0w84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